住得融洽,相处更合拍:打造理想室友关系


image.jpg


大学宿舍生活是许多人第一次与同龄人长时间共同生活的经历。在一间小小的寝室中,激荡出了不少生活与感情的火花。朝夕相处的室友关系,既可能因琐事出现分歧,也可能成为青春里珍贵的友谊。

如何在这段关系中找到平衡,成为大学生活中不错的收获呢?

 

和睦相处的三个基础

1. 理解和尊重

每个人都带着独特的成长印记和生活轨迹,不同的家庭教养、生活习惯及文化背景塑造了我们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,这种差异性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彼此尊重的核心所在。尊重体现在哪些方面呢?尊重体现在日常相处的各方面,例如别人的空间、权利、意见、隐私、感觉、生活习惯……


image.jpg

用心留意和尊重他人,明确界限是和谐共处的前提。例如,不随意使用他人物品或干扰他人生活;注意自己行为的声量,尤其在室友休息或学习时。

 2. 求同存异

我们和室友之间的「不同」可以是互相学习和成长的契机。放下「非黑即白」的价值判断,以开放心态多沟通,了解彼此的差异。作息时间、卫生习惯和社交方式的不同可能引发摩擦,可以通过定期友好协商,讨论和调整宿舍公共区域的规则,找到彼此都愿意遵守的规定。


同时,即使彼此习惯不同,也可找出共同兴趣和嗜好,一起参加校园活动,或合力完成一件事,增强室友的凝聚力。


image.jpg


3. 关心和分享

  宿舍不只是个睡觉的地方,可以成为彼此支持的小天地。如果室友间总是早出晚归,缺乏互动的话,整个空间会变得冷冰冰。一些简单的暖心举动便可以改变宿舍氛围。观察对方的心情,偶尔可以问一句「你今天过得怎么样?」,适时主动问候,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。乐于分享小零食也会无形之中传递温暖和好心情。


 image.jpg


当矛盾出现时,学习建设性解决

当宿舍生活出现分歧,最好尽快解决事情。如果我们带着对彼此的不满勉强生活,这些不舒服的感觉会对关系造成更大的影响。

 

建设性的解决步骤

1. 稳定内心
在情绪激动时暂缓沟通,给自己时间平复。

image.jpg


2. 有效沟通

  • 观察:描述对方的具体行为。例﹕「我留意到这周你数次在凌晨时间大声打游戏。」

  • 感受:表达自己真实感受,但不要带着批评跟理所当然的态度去指责对方,而是单纯的『讲出自己的感觉』。例﹕「我有时会被声音吵醒。」

  •      需求:提出明确和合理的请求。例﹕「能否请你在晚上11点后收细声量?」





image.jpg


3. 共同协商

当双方都能够坦诚表达内心,并真诚倾听对方时,便创造了一个相互尊重的沟通环境,更容易找到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。

image.jpg


室友关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一课,它教会我们在融入群体生活与独立自主之间取得平衡。理解尊重,互相体谅,主动关心分享。处理差异的过程,正是培养情商与人际智慧的契机。

 如果同学希望进一步与心理辅导员讨论室友关系,欢迎透过WeMust或亲临J114或J107室预约心理辅导服务。

image.08更新聯絡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