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得融洽,相處更合拍:打造理想室友關係


image.jpg

大學宿舍生活是許多人第一次與同齡人長時間共同生活的經歷。在一間小小的寢室中,激盪出了不少生活與感情的火花。朝夕相處的室友關係,既可能因瑣事出現分歧,也可能成為青春裡珍貴的友誼。

如何在這段關係中找到平衡,成為大學生活中不錯的收穫呢?

 

和睦相處的三個基礎

1. 理解和尊重

每個人都帶著獨特的成長印記和生活軌跡,不同的家庭教養、生活習慣及文化背景塑造了我們不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,這種差異性正是我們需要學習彼此尊重的核心所在。尊重體現在哪些方面呢?尊重體現在日常相處的各方面,例如別人的空間、權利、意見、隱私、感覺、生活習慣……

image.jpg

用心留意和尊重他人,明確界限是和諧共處的前提。例如,不隨意使用他人物品或干擾他人生活;注意自己行為的聲量,尤其在室友休息或學習時。

 

2. 求同存異

我們和室友之間的「不同」可以是互相學習和成長的契機。放下「非黑即白」的價值判斷,以開放心態多溝通,瞭解彼此的差異。作息時間、衛生習慣和社交方式的不同可能引發摩擦,可以通過定期友好協商,討論和調整宿舍公共區域的規則,找到彼此都願意遵守的規定。

同時,即使彼此習慣不同,也可找出共同興趣和嗜好,一起參加校園活動,或合力完成一件事,增強室友的凝聚力。

image.jpg

3. 關心和分享


  宿舍不只是個睡覺的地方,可以成為彼此支持的小天地。如果室友間總是早出晚歸,缺乏互動的話,整個空間會變得冷冰冰。一些簡單的暖心舉動便可以改變宿舍氛圍。觀察對方的心情,偶爾可以問一句「你今天過得怎麼樣?」,適時主動問候,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。樂於分享小零食也會無形之中傳遞溫暖和好心情。

 image.jpg

當矛盾出現時,學習建設性解決

當宿舍生活出現分歧,最好盡快解決事情。如果我們帶著對彼此的不滿勉強生活,這些不舒服的感覺會對關係造成更大的影響。

 

建設性的解決步驟

1. 穩定內心

在情緒激動時暫緩溝通,給自己時間平復。

image.jpg

2. 有效溝通

  • 觀察:描述對方的具體行為。例﹕「我留意到這周你數次在凌晨時間大聲打遊戲。」

  • 感受:表達自己真實感受,但不要帶著批評跟理所當然的態度去指責對方,而是單純的『講出自己的感覺』。例﹕「我有時會被聲音吵醒。」

  •      需求:提出明確和合理的請求。例﹕「能否請你在晚上11點後收細聲量?」


image.jpg

3. 共同協商

當雙方都能夠坦誠表達內心,並真誠傾聽對方時,便創造了一個相互尊重的溝通環境,更容易找到讓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。

 image.jpg

室友關係是大學生活的重要一課,它教會我們在融入群體生活與獨立自主之間取得平衡。理解尊重,互相體諒,主動關心分享。處理差異的過程,正是培養情商與人際智慧的契機。

 如果同學希望進一步與心理輔導員討論室友關係,歡迎透過WeMust或親臨J114或J107室預約心理輔導服務。

image.08更新聯絡.png